【蘭州晚報】蘭大二院小兒重癥科護士高菊德:病人的感謝信給我們正能量
大年初三,很多人還在逛親戚、吃年飯,而在蘭大二院小兒重癥科(PICU)里,護士仍然堅守在崗位上,為門外等候的父母悉心照顧他們的孩子。在其照料下,孩子們也都慢慢地康復(fù)出院。
2月10日中午12時,是護士們休息吃飯的時間,然而在蘭大二院小兒重癥科(PICU)的護士休息室里,并沒有見到她們的身影。在護士站,兩個護士正在登記特記單。還有的護士穿梭于病房和重癥監(jiān)護室間,半個小時后,幾位護士輪著抓緊吃了點飯后,又繼續(xù)干起活來。
在PICU工作11年的梁玉瑛,負責一次性用具和藥品并給病房里的孩子們配藥。每隔4天,藥房將科室所需藥品送來后,她都要核對兩遍,根據(jù)外用藥品、口服藥、霧化用藥普通靜脈藥、高危靜脈藥分類擺放整齊,需要冷藏的放進冰箱,一次性用具分類碼放。給孩子們配口服藥是她的主要任務(wù),近一個小時的時間里,要將35個床位孩子所需的口服藥,配好裝在小藥盒里。這一配,就要配好4天的量,當天配好的藥發(fā)放完畢后,剩下的就得儲存好。大年初三這天輪到她值班,不能回家陪7歲的女兒,是她的遺憾,“好在孩子也懂事,等回家我就好好陪她。”梁玉瑛笑著說。
每年這個時候,一些孩子因為肺炎、喉炎、車禍后外傷被送到PICU的情況較多,為了避免孩子因為換床時交叉感染,病房里的床都是跟著孩子走的。孩子入院后,每天早上,護士們開始對他們做晨間護理,擦澡、更換引流裝置;顱內(nèi)壓增高的孩子需要倒掉腦脊液;發(fā)燒的孩子需要用退熱栓;有皮疹的要用爐甘石、止癢粉敷藥,根據(jù)情況每天涂抹三四次;有臀紅的孩子,就用鞣酸和紅霉素軟膏涂抹收斂肌膚……每天的工作細致而繁雜,但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。“用視如己出的心態(tài)來面對,工作做起來就輕松了不少。”梁玉瑛說。
頂著個大肚子穿梭在配藥間的護士高菊德,她在PICU工作4年。在PICU走道里,有一面用繩子拉起的照片墻,上面掛滿了護士和孩子們的合影、孩子們畫的畫和剪的窗花。高菊德說,有些孩子還寫來感謝信,一寫就是兩封,“這樣的事情發(fā)生了不少,每當我們有負面情緒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這面墻就會給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。”
——摘自《蘭州晚報》2016年2月15日12版
相關(guān)閱讀
- 上一篇:【蘭州晚報】蘭大二院有一群“男丁格爾”[ 03-01 ]
- 下一篇:【蘭州晚報】瓜子皮卡在男嬰喉部省婦幼保健院蘭大二院聯(lián)手搶救[ 03-01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