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院團青學習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心得交流(之五)
當我讀完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一書后發(fā)現(xiàn),這次學習是一次心靈上的沖擊和震撼,是一次情感上的共鳴和升華,更是一次思想上的看齊和進步。通過對本書的思考和感悟,我更要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腳踏實地,把握好人生的航向,不負青春。
不負青春,就要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做一個信仰堅定的人,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,從15歲到22歲,也正是從少年到青年確立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的重要時期,正如總書記所說:“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,青年人要立志做大事,不要立志做大官。”從書中我深切體會到,總書記在青年時代經(jīng)受曲折不平的經(jīng)歷和艱苦磨礪的考驗,這是一部青蔥少年的成長史,也是一部艱苦創(chuàng)業(yè)的奮斗史,更是一部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從政史。
[1975年6月,習近平和延川縣北京知青雷榕生(前排左一)、雷平生(前排右一)、文安驛公社干部楊世忠(后排右)、劉明升(后排左)合影。]
?
“不經(jīng)一番寒徹骨,怎得梅花撲鼻香”,青春固然美好,但沒有經(jīng)歷過成長苦痛的青春注定是一段不完整的旅程。習近平總書記在青年時期不畏艱苦,七年的知青歲月中,一步一步的經(jīng)歷“跳蚤關”“飲食關”“勞動關”“思想關”,不斷的從挑戰(zhàn)中獲得成長。正是憑借這種堅定的信念與敢于吃苦、不怕困難的決心,才使我們的總書記在奮斗中創(chuàng)造出屬于自己的無悔青春。
“敢于吃苦、樂于吃苦、善于吃苦、不忘吃苦。”這是總書記在知青歲月中錘煉出的精神、情懷、品格,也是我們作為一名共青團員,一名醫(yī)務工作者所應具有的,腳踏實地、勇于擔當、敢于作為,立足本職崗位,努力干好工作。走好我們這一代人新的長征路。
相關閱讀
- 上一篇:二院團青學習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心得交流(之六)[ 06-19 ]
- 下一篇:二院團青學習《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》心得交流(之四)[ 06-19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