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蘭州晨報客戶端】“我是黨員!疫情不退我不退”
“我是一名黨員,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,在人民需要我的時候,我不上前誰上前”。張英杰,蘭大二院神經外科ICU主治醫(yī)師,是一名12年黨齡的老黨員,也是此次援助蘭州市肺科醫(yī)院醫(yī)療隊成員。
沖在最前線
肩負起白衣天使的職責?
在同事眼中,她是最放心的戰(zhàn)友,哪里有搶救,哪里就有她的身影。她認為作為一名醫(yī)者,需博學而后成醫(yī)、厚德而后為醫(yī)、謹慎而后行醫(yī)。
自2003年進入蘭大二院后,張英杰在重癥室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,更是熟練掌握了氣管插管、心肺復蘇、呼吸機操作、深靜脈置管等危重病人的急救技能。此次疫情,她更是將個人安危置于身外,積極發(fā)揮黨員帶頭模范作用,主動沖在最前線,肩負起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和職責。
神經外科是一門專業(yè)性極強的學科,神經外科ICU更是要求醫(yī)生本身專業(yè)素質極強的科室。張英杰始終以“不進則退”警醒自己,刻苦鉆研,努力學習,不斷提高自身素質,虛心向其他醫(yī)生請教,刻苦訓練臨床技能,重視自身實踐能力培養(yǎng),關注本專業(yè)國內外最新的進展,規(guī)范掌握本專業(yè)常見臨床診療操作,熟練掌握神經外科危急重病人的搶救診治。她認為,患者能以性命相托,是對我們最高的信任,生命至高無上,我們理當全力以赴。
1月27日下午3點,作為擁有多年重癥專業(yè)實戰(zhàn)經驗的張英杰也被通知派往蘭州市肺科醫(yī)院支援,接到通知后,害怕父母擔心的張英杰沒敢告訴年邁的他們,她只是默默的和自己的愛人打了個電話,囑咐他要照看好年僅1歲3個月的幼兒。雖然已經在重癥監(jiān)護室值了一天一夜的班,但她顧不上休息,回家簡單收拾了行李,忍淚匆匆看了一下不到兩歲的女兒和家人,短暫的告別后,就急匆匆的趕往集合地。
身為黨員
要顧大家舍小家
“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,黨員就要沖在前頭,起先鋒模范作用,這是我們每個黨員的職責,更是每個黨員的初心與使命,我相信,我們很快會戰(zhàn)勝疫情,平安歸來,到時再跟老人說”。作為一名黨員,作為一名醫(yī)生,面對危及國家和群眾安全的時刻,張英杰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,她說此時此刻,她責無旁貸。
來到蘭州市肺科醫(yī)院后,張英杰立即與蘭大二院醫(yī)護團隊匯合,并開展相關救治工作。
提起自己感觸最深的一件事,張英杰感慨的講到:“大家都知道這個病傳染性比較高,剛去負壓病房為患者診治時,自己確實會有一點點害怕,但是看著張紅松主任、看著我院護理人員、看著更多的醫(yī)生護士們在疫情第一線上英勇奮戰(zhàn),不眠不休,并沒有因為患者身患傳染性疾病而選擇放棄或逃離逃脫,那一刻我真的為我的祖國而驕傲、為身為中華兒女而驕傲、為一起并肩作戰(zhàn)的同仁們而驕傲。因為我深知,疫情打敗不了我們”。
張英杰是女兒、是妻子,也是母親。因為科室工作繁忙,再加上孩子幼小,她已經兩年多沒有回娘家了。這次疫情爆發(fā),她更是第一時間主動請戰(zhàn),忍心離開可愛的寶寶,瞞著遠在山東的父母,奮勇沖在最危險的一線去戰(zhàn)斗。她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,時刻不忘自己肩負的責任,時刻準備著,到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去。
面對此次支援,張英杰說的最多的是身為黨員、身為醫(yī)生、身為一名中國人,責任在肩,必須舍小家顧大家,只有戰(zhàn)勝了疫情,才有共同的幸福。
“國有戰(zhàn),召必回,戰(zhàn)必勝”!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戰(zhàn)場上,只有萬眾一心,眾志成城,匯聚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力量,才能打贏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,為黨旗增輝、為黨徽添彩。
相關閱讀
- 上一篇:【蘭州晨報客戶端】蘭大二院神經內科主任張紅松支援蘭州市肺科醫(yī)院:疫情…[ 02-04 ]
- 下一篇:【中國甘肅網】甘肅全民戰(zhàn)“疫”——蘭大二院張紅松:消滅疫情,我責無旁貸[ 02-04 ]